Monday 11 May 2015

《鼓動真我》(Whiplash)




我其實不喜歡爵士樂,也從來沒有學會欣賞爵士樂,總覺得都是沉悶的藍調,但《鼓動真我》(Whiplash)真的好好看。


大約在今年年初,我們公司的一眾同事在貨倉進行大掃除,不知道是誰扭開了收音機,當時正在做口水多過浪花,do姐正在介紹一齣電影。全香港也知道do姐很喜歡看西劇和西片,她介紹的東西幾乎每一部也十分精彩,例如Game of Thrones Braodchurch 等。那時候我沒有聽清楚電影的名字,我只是聽到她說主角是一個音樂學院打鼓的學生,一位魔鬼教師看中他的潛質,鞭策要求他突破自己。她在節目中不斷盛讚飾演這位老師的JK Simmons 的演技,說他從前如何懷才不遇,拍警匪偵探片演的卻是最跑龍套的警局局長。其實我當時實在沒有太留心去聽,只是記得她大概說過甚麼。後來奧斯卡襲來,Whiplash 獲得多項提名,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那就是do姐說的電影。直到奧斯卡頒獎禮當天,我們整家公司一起去吃中午飯,在酒樓內看到電視的新聞正在重播一些得獎片段,當中有一些Whiplash 的片段,那是一群樂手在練習,一個打鼓的學生不停被一個光頭的男人謾罵掌摑,氣氛十分詭異緊張。我才驚覺那就是do姐當天所推薦的電影,我馬上告知鄰座的同事。後來走出了酒樓,她又問了我一次那電影叫甚麼名字,我得意洋洋地告訴她是《鼓動真我》,她問不是《舞動真我》嗎,我還說打鼓當然是鼓動,怎會舞動起來。沒錯,我們平時的對話比起 JK Simmons 以前的角色還要無聊。





整套電影基本上跟一首爵士樂無異。爵士樂當中最重要是甚麼?我不懂爵士樂,但Whiplash 教我是拍子,所以這電影的拍子很重要,剪接在這方面掌握得非常出色。電影中的主角其實應該是學生Andrew 的鼓槌和老師Fletcher 的手,它們在戲的特寫比例高於所有人。Andrew 的鼓槌永遠是急速熱切的,有時候是絕望的節奏,正好比喻Andrew 在電影中的際遇,他永遠是急切地渴求老師的賞識和認同;而Fletcher 的手則是有力狠心的,那隻指揮的手收放自如,每秒鐘都充滿着一層又一層的恐嚇氣氛。鏡頭大部份是Andrew 和Fletcher 梅花間竹地剪接出來,而且又遠至近。到底是甚至意思呢?就是電影中大部份的場景地是在排練室內,通常又Fletcher 的大半身鏡開始,他站得遠遠的,然後他舉起手準備指揮,來一個聚焦在手的特寫,再切換焦點至Andrew 緊張的臉,再來就是鼓槌戰戰兢兢的大特寫;樂曲開始,不夠兩秒,Fletcher 用手叫停,他一邊說話,一邊比手勢表演Andrew 的拍子不對,此時鏡頭已經切到半身,他示意Andrew 來開始;Fletcher 再叫停,鏡頭愈切愈近,他的語氣和手勢也愈來愈惡劣;然後是Andrew 緊張的側臉特寫,隨之而來的是Fletcher 惡巴巴的憤怒臉容,Fletcher 瞬間逼近,他進入屬於Andrew 的特寫鏡頭,進一步威嚇學生。整個過程中,Andrew 始終是坐着,處於被動、弱勢,Fletcher 是站着,明顯的主導和充滿威脅性。

據聞在拍攝Andrew 的練習片段時,劇組基本上都不會叫Cut,任由演唱 Miles Teller 一直打鼓打到筋疲力竭,最後這些最瘋狂都剪進電影。(感覺上好像我公司平時拍片那樣,一不小心就累死了人。)跟上次我寫的Wild 一樣,大銀幕中所見的,也不全是演技,有許多都是真心誠實的反應。也聽聞這齣電影是所導演/編劇Damien Chazelle 的經歷啟發,他以前學音樂時,曾經跟他的魔鬼導師有過一場不健康的師生關係,老師一直逼學生去跳崖要他學會飛行,學生沉迷於得到老師的認同也逼自己要長出翅膀來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