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 20 May 2022

我們都愛讀小事、家事、社會事:《拾香紀》

 


在家中看電視的時間比較短,電視有其他用途,看新聞、看Youtube、Netflix、聽歌、玩遊戲。最近看到香港文學館的Book Channel介紹了陳慧的《拾香紀》,我忽然有興趣起來。適逢圖書館重開,回家的途上可以去逛逛。順便介紹一下,我現在住的地方恰恰夾在兩個圖書館中間,雖然不算很方便,不過依然在步行距離內,唯有動一動雙腿。

說起來十分內疚,我在書櫃前蹲下來去取這本《拾香紀》,翻頁讀了一會。然後有個女生走在我身後不遠的位置站着,我本來以為她在檢視上層的書,再過一會我才驚覺她是在等我。我馬上站起來,看了看她,發現她是個短髮的女生,長得很可愛,大概是個學生。我正要退開的時候,她忽然問:「請問你手上的,是不是最後一本《拾香紀》?」我瞥了書櫃一眼,感到十分不好意思,「嗯,好像是。」她蹲下去搜尋,我紅着臉帶着書走開了。真的很抱歉,我只是比她早五分鐘找到書,她大概想不到會眼睜睜看着書被人搶走了。後來我想,可能她也是看了Book Channel的影片而想去讀《拾香紀》。

《拾香紀》是從一個廿二歲女孩子連十香的角度出發去描述她的家庭故事,從一開始時十香已經因腦膜炎而逝去,她在彌留之際回顧她的一生、甚至是她出生前的家族歷史。她的爸爸媽媽——連城和宋雲在1948年來到香港落腳,組織起他們的家庭和生意。他們育有十名子女,分別是大有、相逢、三多、四海、五美、六合、七喜、八寶、九傑和十香。隨住生意愈做愈大,由四海開始,連城以子女的名字去命名他的生意,例如六合百貨、七喜士多等。他們的家庭故事充滿住上一代香港人的起迭和色彩,社會大事如石峽尾、六七暴動、香港小姐選擇等都與連家息息相關,甚至牽動角色們的命運,像四海在暴動期間被父母送到外國,之後一直沒怎麼回家,或者是香港制水時所發生的意外令宋雲把自己的小孩過契給別人……雖然家中有很多人,但無疑是充滿愛,宋雲親手照顧多個小孩,在高齡誕下唐氏寶寶九傑,在九傑的成長過程中遭到不少路人的欺負,每每都有家人為他挺身而出。不過生活也有難過的時候,連城曾經被揭發與員工有染,宋雲帶着小孩離家出走,連城厚着臉皮追上去跟着住,即使一家人還是生活在同一屋簷下,但夫妻兩人卻不睬不理,因此中間有大約十年時間都沒有生小孩。

除了父母之外,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成長故事,作者陳慧把每個兄弟姊妹都寫成一章,娓娓道出十香和他們的羈絆,每章的最後寫滿十香對各人的祝願。基本上每個人的生活都綴滿各種的甜酸苦辣,有些人生活平淡,有些人一夜成長,有些人風流快活。自然地,每個人的故事有其唏噓之處,十香的故事更為之讓人心疼,不過最令我覺得可悲的是三多。三多的人生是上世紀末家庭主婦的寫照,成年不久就嫁給一個大家都認可的醫生丈夫,專心一意聽從丈夫的吩咐,放棄了工作,每天只為一個人而活。可是這個人卻另外有人,三多想離開,但每個人都叫她好好想清楚。她當然沒有離婚,還生了個小孩,然後患上了產後抑鬱症,那個病是當年還不怎麼為人熟識,沒有人知道要怎麼應對,只有叫她「看開些」。丈夫還因為這個原因而把小孩帶走,放在丈家親屬家扶養。無聊、不開心的三多後來也總算開心了,她寫詩發洩,十香碰到她跟另一個男人在一起,後來又斷絕了來往。丈夫讓她每天接送小孩上學,日子過去,不寫詩了,她漸漸地「看開了」。在篇章的最後,十香是這樣寄語的:

此刻我驚覺,多年以來,三多正緩慢地,以不為人知的細膩動作,將自己屈折入一個又高又窄又直的玻璃瓶裏,她努力地維持靜止不動的姿勢,終至成為一個人型標本。

事情發生在我們的視線範圍之內,我們卻無從辨識起始的經過,當我們再次抬頭,瓶裏的女人經已成為珍貴脆弱的標本。像一場幻術,我們還未來得及喝采,射燈調暗,帷幕拉上,錯愣地,觀眾亦只好魚貫離場。


——《拾香記》



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